学人故事 | 半个世纪的测试人生(辜向东),连载二十七

  • A+
所属分类:华盛顿城市通票
摘要

于是我们再一次开启了城市之旅.我们在洛杉矶买了到芝加哥的机票和从芝加哥到尼亚加拉、波士顿、纽约、华盛顿等地的火车通票,…

前不久,在朋友圈掀起了这样一股学术故事热,来自重庆大学的辜向东教授在准备一次测试会议前,忽有灵感,想写写这一路经历的大考以及那些人和事儿。最初乃是基于兴趣,谁知在朋友圈发布后受到许多研友的热烈反馈和支持,大家像追美剧那样热烈地追起了辜老师的随笔小故事。


国庆期间,小编有幸与辜老师约稿,与大家共同分享辜老师的随笔——“半个世纪的测试人生”。一路读来,您能感受到辜老师自我教育以及对子女教育的智慧;您会明白,为什么辜老师能够在工作中培养出这样的韧性和执行力;像所有女老师一样,她为师、为母、为妻,又如何兼顾教学、科研与家庭,如何使三者平衡?


故事里有一个女人的温度与情怀,也是一个女研究者的温度与情怀。


自10月2日至今,我们已陆续刊登了辜老师的考研、考博故事,得到了很多读者的热烈反馈。如果您还留恋这位女研究者的情怀,还在感叹这个女人的勇气,那么请继续关注她的访学之路,相信这一程的故事又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温暖和感动。


限于平时微信内容安排,国庆假期后我们仅在每周六、日继续连载辜老师的随笔,且对辜老师的故事进行了部分截选,希望您能够理解。若有兴趣阅读全文,欢迎添加辜老师微信(xiangdonggu)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辜向东教授简介

美国访学的日子——大开眼界与文化冲突(15)

我们的自然冒险之旅主要去了三个地方:优胜美地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科罗拉多大峡谷(Grand Canyon)和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优胜美地是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在加州中部,公园里有草坪、湖泊、森林,也有峭壁、峡谷雪山。加有名的红木也生长在这里。印象最深的是它的瀑布在夏天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我们去的那天还看到绚丽的彩虹横跨峭壁脚下的飞瀑。


在峡谷的山顶有一处如天湖一样的地方,很多游客爬累了就坐在湖边晒太阳小憩。湖面看上去很平静,也不是很宽广,有些游客就下水游泳。儿子说“妈妈,我也想去游,游到对岸去”。对于儿子这样的请求我一般很少犹豫就会答应,儿子一个纵跃就跳进了湖里。我的目光就追随他的泳姿去往湖中央。然而没过多久,我就无法辨别他和其他游客了。尽管我开始担心,但却不可能绕着湖奔跑、寻找或者呼救,因为我并不知道他正处于危险之中。


实际上,他一纵身跃入水中就发现湖水冰冷刺骨,是雪山融化之水!等游到湖中间他已经感到全身乏力,回头看不见我,往前看不到边,有点儿眼前一抹黑。那个时候完全是靠意志,靠求生的本能才支撑他往前游,直到游到对岸的。待他爬上岸,一下子就瘫软了,躺了很久才能自己站起来。我想这次经历也使儿子吸取了一个教训——决心要做一件什么事情的时候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能力,否则一旦投入其中就只能勇往直前。当然了,他也意识到意志可以带给一个人的巨大潜能。


在优胜美地我们还遇到两对背包客,一对夫妇和两个男士,年龄看上去都差不多五六十岁了。他们的背包几乎跟他们人一样长,显得非常沉。他们计划在山上野营一周,要带一周的食物、帐篷、睡袋、衣物和急救药品。对我来说,最抢眼的还是他们背包旁边的兜里插放着厚厚的书。我在想,他们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搭起帐篷露营和看书会是怎样一种的情形?


我们游览的第二处自然奇观是科罗拉多大峡谷。大峡谷两岸的岩层色彩各异,但山石多为红色,在日出霞光的照耀下光芒四射,蔚为壮观。我们除了在日出时观看大峡谷的美景,还在游客中心观看了关于大峡谷的3D纪录片,非常刺激和震撼。


最后我们决定奢侈一把,每人花一百美元乘直升飞机俯瞰大峡谷和大峡谷周边的森林。然而直升飞机因为机身很小,在高空遇到气流飞行很不稳定,而且噪音特别大,坐上去了才感觉很不安全,但很快就盘旋在空中了,我们别无选择。


事后我们了解到一个日本游客曾在那里乘直升飞机观光,结果出了事儿,葬身大峡谷。后来想想我们也心有余悸。不过那也是一次非同寻常的体验。


在美国很多地方的旅行改变了我在国内形成的一些错误观念,比如说,旅行只是富有者的奢侈品。我们在黄石公园旅行的时候发现,如果我们很有钱,可以去住五星级豪华酒店,享受超一流的服务和美食。但没有什么钱也没关系,我们可以DIY(Do it yourself),花上十八美元在露营地租一个帐篷,自己搭起来,晚上通过篷顶仰望满天繁星。还可以体验帐篷刚好搭起来,就有一只硕大的elk(麋鹿)来问候和拜访我们,惊得我们大气不敢出,更不敢动弹,却体会到啥叫“玩心跳”的刺激。这些可爱的“巨无霸”,它们或许只是好奇,我们不打搅它们,它们也不会侵犯和伤害我们。


我们刚到露营地的时候甚至怀疑那里有没有人来住过,因为营地几乎没有留下任何他人在此露营过的痕迹。晚上我们在露营地生起炭火,讲着故事,望着周围若隐若现的树木和星光闪烁的天空,想象或许不远处还有动物在好奇地偷听或者窥探,那是多么神奇与安宁!待离开营地的时候,我们也知道该怎么做了,不留下我们在此露营过的任何痕迹,哪怕是一张纸片,一块没有烧尽的余炭都要收走。


在黄石公园,我们还等候各种间歇泉喷涌,观看色彩各异的蒸汽池,也时不时担心自己会不会走着走着就滑倒或掉落到池里。我们在森林里徒步,碰上一对小鹿在我们前方奔跑。儿子说好像双胞胎一样。我们还碰上成群结队的美洲野牛,从公路一边的草地慢悠悠地穿越公路进入到另一边的草地。我们的车和其他的队自然而然地在它们身后较远处停下,耐心地等候,等它们全部过去才继续行驶,没有任何人鸣笛。你能想象那是怎样一道靓丽的风景吗?!我们问司机为什么要那样等呢?他说,这是野牛的领地,我们本来就不该来这里入侵,这个时候只有等待。司机还说,有的时候这样的等待要持续两三个小时,要看这些野牛高不高兴让我们早点儿过去。这时我们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什么叫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不记得是在这三个地方哪一处的原始森林,见到的树木之巨大令我们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神奇充满了敬畏。有一处森林显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过灾难性的火灾,有些树的中间都是烧空了的,但大树还挺拔着高耸入云,其中一棵被烧出一个天然的门洞,站在门口我们都觉得自己很渺小,进到里面仰望,可以望见一线天空。里面都是烧穿了的啊,大树还茁壮地成长,郁郁葱葱地护罩着大地。还有一棵大树,也是树干被烧空了,有一道车宽的公路从树干底座穿过,大树还保留着。那一刻,我们理解了什么叫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美国访学的日子——大开眼界与文化冲突(16)


儿子喜欢亲近自然,但他跟我说“妈妈,我发现自己还是一个city boy”,因为几处国家公园好些地方晚上没有电,甚至手机信号没有全覆盖。于是我们再一次开启了城市之旅。我们在洛杉矶买了到芝加哥的机票和从芝加哥到尼亚加拉、波士顿、纽约、华盛顿等地的火车通票,预订了沿路要停留和住宿的青年旅社。然后就从洛杉矶飞到了芝加哥,参观了芝加哥大学,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太多了,使学术界和教育界盛传在美国“东有哈佛、西有斯坦福、中有芝加哥大学”。而我最喜欢的是芝加哥的Sears Tower(西尔斯摩天大楼,2009年更名Willis Tower)。2013年前是北美第一高楼,在第103层有一个供观光者俯瞰全市用的瞭望台,而往上去的电梯里有闪烁和跳跃的霓虹灯。在电梯里我也像孩子一样跳跃和追逐那些闪耀的霓虹灯,充满了童趣与欢笑。


之后我们去芝加哥联合车站赶火车才傻眼了,我们以为跟国内一样,买好了什么时候的火车票直接去乘坐就行了。到了那里服务员说我们不能上车,因为我们没有提前预订座位。虽然我们买的是通票,但暑假是旅游高峰期,要提前至少一个星期订座位。而我们一路的行程都是订好了的,不能更改了。美国有一点很好,只要你拿你的权利说事儿,他们可能就会想方设法帮你解决问题。我当时就在车站售票服务厅跟他们交涉了一个小时,说自己是老外,不晓得这个规定,卖票的人当时没有跟我解释清楚,我和儿子之后两周的行程全都安排好了,不能更改。我们是第一次到美国,只剩下两周的时间就得离开,今天无论如何要从芝加哥出发去东部。就这样服务员一边应对一边到处打电话,最后帮我们调了两张当天的票,我们开始了火车之旅。这次芝加哥的经历让我和儿子特别深刻地感受到懂旅行国家的语言与文化,能与他们顺利地交涉是多么重要!


不知道为什么,我和儿子都特别喜欢乘火车旅行,但那次火车上经历的事情我现在却一件也记不起来。大概我太累了,一路是睡过去的。我们乘火车旅行去的第一站是美国和加拿大交界的Niagara Falls(尼亚加拉大瀑布)。我在四川大学研究生时的同门师弟李涌刚刚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工商管理学博士毕业,应聘到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工作,距尼亚加拉大瀑布不远。我们到他新搬的家里住了一晚,没想到我们毕业后十年不见,却在美国见到了。次日他开车送我们去大瀑布,夏天大瀑布的水流特别宽广和壮观。我们乘邮轮从瀑布下穿过,那份震撼真的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在邮轮上近距离观看瀑布全景,不仅感受到自然宏伟的力量,还感受到自然美景那种蔚为壮观的景象。尽管我们穿了防水的雨衣,还是被淋得跟落汤鸡似的,不过心情特别愉悦。有瀑布和水流的地方似乎很容易有美丽的彩虹,我们在优胜美地和在尼亚加拉瀑布都看到了非常美丽的彩虹,而且持续时间很长。去年三月我去多伦多参加LTRC(Language Testing Research Colloquium),听说距尼亚加拉瀑布往返都只需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想冬天的雪景应该是另外一番景象,但每次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我都不愿意错过哪怕是半天的发言,最后很遗憾没有时间去看一看。


我们在美国东部的第二站是波士顿。去波士顿的目的大家都知道,因为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都在那里!然而我们一到波士顿,在公共汽车上儿子就说:“妈妈,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城市有点儿沉闷?”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你看,公交车上大家都在看书。的确如此,儿子的观察力蛮强的。哈佛有学生志愿者带我们参观学校著名的景点并介绍其历史。说实话,哈佛的建筑和校园不像后来我见到的剑桥大学的建筑和校园那样给人很大震撼和冲击,但两个志愿者导游的青春、热情和能说会道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校园参观结束时我甚至给了那两个志愿者二十美元的小费以示嘉奖。儿子与他们俩也有愉快的合影。


之后我们自己去麻省理工学院参观。麻省理工给我的印象是其建筑有显著的工科院校特点,却似乎差一点人文的气息。但我很喜欢儿子在麻省理工校园里一处校园地图旁拍摄的照片,很青春活泼,笑得很灿烂。三年后儿子上了清华。


我曾经希望他本科毕业后能够去哈佛、麻省这样的名校继续深造,但他有足够的理由选择留在清华读研。今年他和儿媳都将从清华硕士毕业,他们一致的决定是毕业前生孩子,毕业后就业,目前均已找到满意的工作。我都充分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连载二十:美国访学的日子——大开眼界与文化冲突(1)、(2)

连载二十一:美国访学的日子——大开眼界与文化冲突(3)、(4)

连载二十二:美国访学的日子——大开眼界与文化冲突(5)、(6)

连载二十三:美国访学的日子——大开眼界与文化冲突(7)、(8)

连载二十四:美国访学的日子——大开眼界与文化冲突(9)、(10)

连载二十五:美国访学的日子——大开眼界与文化冲突(11)、(12)

连载二十六:美国访学的日子——大开眼界与文化冲突(13)、(14)

为了更好地与大家沟通,我们已新近开通了评论功能,大家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直接给我们留言啦!

感谢辜向东老师授权iResearch刊载此文。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我们将帮您联系原文作者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